【港大醫學院】劉澤星:有信心可以增加醫科生學額 料未來4-5年增至400個或更多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01/18 07:00

最後更新: 2024/01/18 09:03

分享:

分享: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有信心可以繼續增加學額。(林宇翔攝)

港大校委會上月通過,正式委任署任醫學院院長一年多的風濕及臨床免疫學講座教授劉澤星,成為港大醫學院新任院長。劉澤星上任後首次接受傳媒訪問。他提到,有信心港大醫學院可以繼續增加學額,指希望未來4-5年,學額數目可以由現時每屆295個,增至400個或更多。

最新影片推介

劉澤星承認,政府近年推出海外醫生特別註冊,有機會對港大醫學院收生構成影響,不過他指本港學生對讀醫仍然踴躍,相信仍能成功收生。劉澤星亦公布其新的領導團隊,當中新設「夥伴拓展及協作」團隊,由內科學系教授、副院長孔繁毅領導。劉澤星表示,需要與內地及國外的人才更多合作,希望新組別可以令醫學院國際化,「外面的人都要知道我地做得幾好」,透過與支持持分者合作,招聘最優良學生及教員。

入讀醫學院是本港不少尖子的理想,今年入讀港大醫科的考生,最佳六科成績中位數是43.5分。新上任的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接受傳媒訪問,認為學生成績非考慮是否取錄最重要的因素,希望面試的學生「望到去要是識得了解人的後生仔」,並收到具能力、科研創新有理想,對病人有同理心的學生。劉表示,入學面試未必全面能了解一個學生,因此去年起推出學校推薦計劃,至今有約21名學生經計劃入讀。他指入讀學生的質素不錯,會繼續循這個途徑招生。

港大醫學院曾承諾每年75%學額經聯招取錄,不過連續多年未有達到目標。劉澤星表示,學額比例是浮動,並受不同因素影響,例如本港出生率,而部分學生可能選擇讀IB、到外國留學才回港,強調不應訂立硬性指標,認為最重要的是挑選適合做醫生的學生,「要摘優而錄」。

本港長年出現醫療人才短缺問題,目前兩間醫學院23-24學年的醫科學額分別是295個。中大早前表示,未來期望未來3年能逐步提升醫學士課程學額,由原來的295個增至400個。被問到港大是否有類近目標? 劉澤星表示,有信心可以繼續增加學額,「希望未來4至5年,加到4百名的同學,甚至更多」。他表示,從過去十年逐步增加醫學生學額中,已經逐步累積經驗,如何提升人手之餘亦提供好的教育質素,近年亦籌建新大樓等配套、以助可以容納更多醫學生。

不過港府近年積極引入海外醫生,其中已有超過10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於醫管局完成面試並獲聘用。劉澤星承認,計劃推出後學生入讀醫科選擇增加,承認有機會對港大醫學院收生構成影響,不過他本港學生對讀醫仍然踴躍,相信只要讓外界知道醫學院可讓師生有發展空間,仍能成功收生。至於科大正研究組建第三間醫學院,劉澤星表示,醫療人手不足人所共知,需要訓練更多人才,「第幾間醫學院都好,都是希望更多醫療人才服務市民」,會支持增加醫學生學額。

劉澤星亦公布其新的領導團隊,當中新設「夥伴拓展及協作」團隊,由內科學系教授、副院長孔繁毅領導。劉澤星表示,需要與內地及國外的人才更多合作,希望新組別可以令醫學院國際化,「外面的人都要知道我地做得幾好」,透過與支持持分者合作,招聘最優良學生及教員。他表示,教職員的人才荒有減緩跡象,過去一年半期間招聘到35名醫學院教授,分布世界各地,當中25名有參與臨床計劃,亦有15名心儀的人才正在招聘當中,表示正組建年青化的團隊,以方便與學生溝通。

 

記者:陳展棋